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割,以下法律法规(裁判案例)均已收录于艾特律宝|法律大数据库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
以下法律法规(裁判案例)均已收录于艾特律宝|法律大数据库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法释〔2001〕14号)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述
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解释》第一条明确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限制在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作为劳动争议的案件,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争议的主体必须适格。即《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的主体应是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一般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或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的“企业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依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第四条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
(2)争议的主体之间订立有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或者双方虽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意思表示明确,有口头约定或其他现实表现的。《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劳动合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月8月4日)第二条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3)双方履行了劳动权利和义务,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为用人单位工作,提供有偿劳动,获得了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权利,同时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章制度。
(4)争议的内容和事项必须属于劳动法及其法规调整的范围。另外,结合实际情况,《解释》还对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争议,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这主要是考虑劳动者退休后虽与原用人单位已不存在劳动关系,但他们所享有的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是以过去在劳动岗位上履行的劳动义务为前提条件的,因此,由此发生的争议视为劳动争议。至于原用人单位所以限定为是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是因社会保险统筹的征缴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月1月21日国务院令第259号发布)第二、三、五、六、七条和《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第一百条等规定,缴费单位和个人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等单位及其职工,并由税务机构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这属于行政管理行为,由此发生的争议为行政诉讼,争议双方是社会保险征收机构和企业或劳动者,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范围。但因目前我国尚有少数地区和单位未参加社会统筹保险,因追索社会保险费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属于劳动合同关系中发生的劳动争议。所以,将追索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主体限定为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企业和劳动者。
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
《解释》所确立的劳动仲裁为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的原则,是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而确定的。它不仅要求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时,要执行劳动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程序的规定,而且还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四个起诉条件。
——韩延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载唐德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6页。
法律分析: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司法解释(四)》 第一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仍不受理,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依法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发生的纠纷;
(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发生的纠纷,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发生的纠纷;
(五)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
(六)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纠纷;
(七)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的纠纷;
(八)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发生的纠纷;
(九)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的规定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解释
●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
●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最高院裁判要点
●劳动争议案件特点和审理思路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程序
●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全国人民法院:关于涉行政赔偿案件的20条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行拆迁他人房屋的判例,因强行拆迁造成的后果怎样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适法观点选编(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恳请北京最高人民法院公平公正审判,北京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适法观点选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适法观点选编(第06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是什么: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人民司法?案例》2024年第5期裁判要旨汇编,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行政裁判规则中那些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律问题: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解释: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院颁布拆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后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有关问题的答复: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强制拆除问题的批复: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院发布: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司法解释(2021.1.1),最高人民法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司法解释: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内容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司法解释: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依法妥善办理征收拆迁案件的通知: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集体土地征收的司法解释,集体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刘超律师
来源:临律-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割,
电话:400-1598098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